详解痛经的不同类型和临床表现
昌吉佳美医院专家指出:痛经是女性青春期后最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。痛经系指经期前后或行经期间发生的难以忍受的下腹部痉挛性疼痛、坠胀、腰酸或全身不适,甚至伴有恶心、呕吐、四肢发冷,严重影响日常生活、学习及正常工作。痛经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,痛经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,继发性痛经是多种妇科病的共有症状。因此,要想有效治疗痛经,还得首先分清其病因。
那么,痛经的发生都有哪些不同类型和表现呢?
慢性宫颈炎 慢性宫颈炎的主要症状是白带增多,当炎症沿宫骶韧带向盆腔扩散时,会引起痛经,主要表现为腰骶部疼痛、盆腔部下坠痛等,疼痛在月经期、排便或性交时加重。淋球菌等所致宫颈炎,常导致宫颈管闭锁或狭窄,引起经血逆流,导致痛经。
慢性盆腔炎 盆腔慢性炎症形成的瘢痕粘连以及盆腔充血,常引起下腹部坠胀、疼痛及腰骶部酸痛,月经前后加重。痛经表现为双侧上腹持续性疼痛,可放射至腰部,有时伴肛门坠胀感。
子宫内膜异位症 具有继发性、进行性加重的特点。所谓进行性是指疼痛多随局部病变的加重而逐年加剧。多位于下腹部及腰骶部,可放射至阴道、会阴、肛门或大腿,常于月经来潮前1~2日开始,经期第1日最为剧烈,以后逐渐减轻,月经干净时消失。
子宫黏膜下肌瘤 因肌瘤向子宫黏膜方向生长,突出于宫腔,影响经血排出,故可引起子宫异常收缩,发生痛经,表现为下腹坠胀、腰酸背痛,并伴有经量增多及周期紊乱。
宫颈或宫腔粘连 宫颈或宫腔粘连引起经血流通不畅,而诱发痛经。多见于反复人流、子宫内膜结核等。
盆腔淤血综合征 表现为范围广泛的慢性淤血性痛经,并有下腹痛、低位腰痛、经期乳房痛等症状。疼痛往往在月经前数天加重,来潮后第一或第二天减轻,也有少数持续痛。疼痛在患者站立一段时间后及跑、跳或突然坐下时加重,下午比上午重。常见于25~40岁妇女。
- ·相关文章
- ·经常痛经的女性需要注意什么?
- ·痛经有哪些原因?
- ·痛经的发生与那些因素有关?
- ·专家揭秘,痛经的背后隐藏着什么?
- 【已回答】人工流产后浑身发冷有办法治吗?
- 【已回答】得了宫颈肥大会影响顺产吗?
- 【已回答】得了盆腔炎治疗期间可以同房吗?
- 【已回答】人流后子宫内膜薄,还能继续怀孕吗?
- 【已回答】男性尿道口疼痛流白脓是什么问题?
- 【已回答】女人出现血尿是什么原因造成?

















